章燕紫个展“忽然而已”在湖北美术馆盛大开幕

2025年4月15日,由中国美协主席范迪安先生担任学术主持、冀少峰担任策展人的“忽然而已”——章燕紫个展在湖北美术馆隆重开幕。作为艺术家备受瞩目的一次大型个展,“忽然而已”不仅是对其创作脉络的梳理,对于新创作系列的精心呈现,更是一次贯穿着艺术家对于“艺术如何回应生命本质”思考的讨论现场。

“忽然而已——章燕紫个展”展览现场,湖北美术馆,2025年WechatIMG26
“忽然而已——章燕紫个展”展览现场,湖北美术馆,2025年A0000713
章燕紫个展“忽然而已”在湖北美术馆盛大开幕
章燕紫个展“忽然而已”在湖北美术馆盛大开幕

“忽然而已”——章燕紫个展展览现场

展览开幕式上,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林茂因公务不能来到现场,发来贺信:

尊敬的各位嘉宾、领导、艺术界同仁以及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在这个万物生长的美好季节,大家齐聚长江之滨的湖北美术馆,共同见证章燕紫教授的全新个展“忽然而已”的盛大启幕。作为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深具思辨精神的女性艺术家代表,也是我们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科领域的学术中坚力量,章燕紫教授近二十年来的艺术探索构建了独特的语言系统,在湖北美术馆这座国家重点美术馆的学术平台,展开一场关于时间与存在的对话。

在本次展览中,章燕紫教授将《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的哲学观照,转化为极具当代性的视觉场域。展览以“瞬时性”为核心命题,通过四大主题、八组代表作品及40米文献展墙,系统呈现艺术家章燕紫近年在艺术实践中的实验性探索。其中,《格物致知》《恍兮惚兮》《荨麻皴》《咫尺万里》等系列作品都是近一两年的新作,在传统水墨、综合材料与数字媒介的碰撞中,构建起贯通古今的精神甬道。这种创作路径不仅与楚地”大象无形”的美学传统构成一种互文,更在全球化语境下开辟出东方美学的当代阐释空间。

在当前这个算法统治视觉生产的时代,章燕紫教授在艺术创作中始终强调“身体记忆”与“精神疗愈”的辩证关系,“身体经验”与“自然时间”的不可替代性,这种一以贯之的创作观以及对艺术本体语言的坚守,在人工智能开始解构创作主体性的当下,无疑彰显了艺术与人文的温度和力量。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镇,湖北美术馆此次策展彰显出极高的学术前瞻性。武汉这座承载着盘龙城青铜文明与”85美术新潮”先锋精神的城市,始终是中国艺术实验的一片乐土。虽然我因重要学术任务无法亲临现场,但是通过展览和作品的图片资料,深切感受到了章燕紫教授作品中散发的精神能量。值此开幕之际,我谨代表中央美术学院向湖北美术馆推动传统文化当代转化的学术勇气致敬,向策展与布展团队的工作人员致谢,更向章燕紫教授始终立足于本土文脉进行先锋探索的学术品格表达我的敬意。

再次祝贺章燕紫教授此次展览成功!祝愿湖北美术馆在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征程上再续新章!

林茂

2025年4月10日

章燕紫个展“忽然而已”在湖北美术馆盛大开幕

章燕紫个展“忽然而已”在湖北美术馆盛大开幕“忽然而已”——章燕紫个展展览现场

展览开幕现场,湖北美术馆馆长、本次展览策展人冀少峰,原中央美术学院国画学院院长刘庆和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展望教授,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礼宾接受了采访,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夏可君教授,就本次展览与章燕紫的艺术创作作出进一步分享与讨论——

冀少峰认为,章燕紫通过本次展览中多维度、国际范儿的作品表达,改变了观众对单一媒材的认识。此次展览显现出章燕紫的作品已跳出水墨的单一叙事,从二维到三维,从平面到立体,从静态到动态,包括现成品也被她巧妙地运用在创作中,形成了她某种多维的表达。同时,章燕紫的创作不以技术为主导,更为强调问题意识,她对当下的生活处境非常敏感和细腻,展现出了独特的女性视角。可以看到,艺术家从传统文化如敦煌艺术,与现实生活中共同汲取灵感,艺术的光晕经过章燕紫琐碎、繁复、多元的表达,引发观众在观赏高质量,具有国际视野的作品过程中产生思考,感受艺术的疗愈力量。

c17c936350998a8e413041f010d326f1 2

c17c936350998a8e413041f010d326f1恍兮惚兮(局部),200 x 120 cm,2024-2025,展览现场

刘庆和看来,章燕紫的“忽然而已”其实并不忽然,是常年积累的结果。从水墨出发走到今天,章燕紫的实践为水墨注入了另一种活力。他认为,从当代艺术角度来看,水墨对于章燕紫更多是一种参照,在水墨画家中,具有如此对空间、时间、材料的把握能力的艺术家非常难得。刘庆和表示,章燕紫多年的创作生涯,围绕水墨这个话题,进进出出,却又巧妙地绕开了水墨的核心,比如水墨的特质性、水墨的话题和水墨的中心论,但她的作品依然与水墨保持着微妙的联系,既保留了水墨的精神内核,又赋予它新的生命力。水墨创作对艺术家的材料掌控力和艺术修养有着极高要求。章燕紫用作品走出了一条新路,以她既细腻又大胆,既关注材料特性更把握整体格局的材料运用,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格局和超越性的视野。

14 处暑60*37处暑,60x37cm,综合材料,2022

展望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他对艺术家章燕紫有个总体印象,她和一般从事国画创作的人不太一样。通常画国画的人不太想很多观念的问题,但章燕紫却很爱琢磨。只要一爱琢磨,就容易产生新的想法和idea,idea就是当代艺术中是最重要的一种创作方法。不是没有idea就不好,而是强调要用艺术的方式对当下世界及文化有所回应。展望认为,idea并不是中文翻译过来的“主意”,这个词在英文语境中是从“理念”演变过来的。他曾经在一个研讨会上和理论家有过讨论,艺术创作中的“观念”不是concept,而应该是idea。concept比较宽泛地指艺术的观念,但idea是个人对艺术的想法、视角。展望认为章燕紫的艺术就越来越走向idea的状态,这对于传统的中国画创作模式而言非常重要。

ab53505e8f307ad8fe9ea78ffcf97436恍兮惚兮 碎片,200 x 120 cm,综合材料,2024-2025

刘礼宾二十多年来持续关注着章燕紫的艺术发展。在他的观察中,从最早艺术家选用医疗器械和医药用品等敏感题材,脱离传统水墨写意人物画再现性的表达方式,展现出她作品中特殊的主体激活方式与表述视角。到近年来,包括书画装裱,经文转译、纱布、摄影与阴阳负形等等媒介与形式方面新的探索,都展现出章燕紫对多种材料的灵活运用。

多变的形式之外,章燕紫拥有非常敏感的感知与细腻的表述方式,并不局限于线条、语言或色彩表现,将中国画的飘逸、体态的痛感以及对性别题材上的思考融入创作,形成一条富有独特面貌的创作主脉,突破了中国自80年代以来观念艺术家“臣服于材料”而非激活作品本身的某种局限性,也突破了女性艺术家的困境。令他感到震撼的是,章燕紫即使在作品中运用大量材料,却总能让人一眼认出独属于她的特质,这来自作品中流露出艺术家的个人素质与温暖的表达方式。在他看来,很多男性艺术家太过在意将材料转换为符号与自身创作的关键属性,反观章燕紫在材料、观念与个人表达上的轻松与自如,或许将为后进者带来启示。

图9:咫尺万里:2025:影像装置咫尺万里,影像装置,2025

夏可君认为,章燕紫从2012年开始便敏锐地捕捉到了我们这个时代在艺术和生命层面的“症结”,为了回应这些主题,她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手法——止痛贴。在现代性语境下,艺术始终离不开对生命的感知和艺术的疗愈功能,尤其是在2020年以来,这种带有预感性的感受方式对我们尤为重要。在《格物致知》的空间处理上,她打破了传统书帖、九宫格的规训,充分利用了女性特有的手工感,在刚性与柔性之间创造出一个让人能够亲身感受的空间。通过缝补的方式,来疗愈我们这个时代的创伤。《咫尺万里》呈现出独特的视觉语言。她借鉴中国传统山水画”咫尺之内有千里之势”的理念,运用类似圆规的小尺子,结合当代影像技术进行放大,让观众重新体会到”小中见大”的视觉感知。在《荨麻皴》中她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虚白”的感知转化为一片空茫,以细微如盲文的手法,引导观众成为”盲者”,进入一个不可见的当代观念空间。这种处理方式,既是对传统的致敬,也是对当代视觉体验的重新诠释。

作为本次展览的艺术总监,傅中望评价章燕紫的艺术很难用语言与文字描述,她的展览就像一场关于水墨认知或日常物象认知的实验。通过章燕紫独特、细腻、富有温度又非常精准敏锐的眼光,她将水墨与综合材料巧妙融合,观照着人们习以为常的日常之物,并通过艺术化的处理与提炼,让日常变得异常,又将这种异常变得很真实,这种真实的感觉是可以与每一位观众连通的。

规矩-尺度-关照-无痕

展览以“规矩—尺度—关照—无痕”为叙事轴线,构建起从文化规训到个体觉醒、从物理测量到精神超越的哲学框架。进入展厅,开篇作品《格物致知》以“弟子规”为蓝本,借助红色米字格这一中华传统文化启蒙的视觉框架,构建起连接古今的认知图式。长七米宽三米的巨幅作品悬挂于展厅当中,观众需穿过地面的红色米字格才能近距离观看作品。做人如写字,一切方在规矩之中,作品借助红色米字格这一中华传统文化启蒙的视觉框架,构建起连接古今的认知图式。正如范迪安主席文中所说:以"慢工细活"的方式抵达深邃的的思想空间,是章燕紫的基本工作方法,也使她不断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形成心理的契合。

图8:格物致知:2025:700*300cm

“忽然而已——章燕紫个展”展览现场,湖北美术馆,2025年格物致知,700 x 300cm,2025,展览现场

9b7b09f0b2b9d994aafbf614b05c4b6c格物致知(局部),700 x 300cm,2025

《咫尺万里》则从独特视角,表达了艺术家对尺度的另类思考,观众可以透过墙面上镶嵌的小小的尺子,观看到一个运动的、膨胀的、无限的宇宙,体会万物的远近与大小、宏观与微观在尺度间变幻的辩证关系。

其他图片——展览现场-9咫尺万里,影像装置,2025

f0575b199a9bd735948e5322a2e8b569咫尺万里,影像装置,2025

《她的24章节》作品由24组迥然不同又互相关联的作品编织而成,观众需将24组作品联系在一起欣赏,方能汇聚成一条完整的叙事。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将日常生活中的水果、蔬果、干果、虫草与女性身体联系在一起,以四年为一个章节,每一个章节都是平凡的,用最平实的视角和具备通感经验的形象、材料、语言,形成了一篇跨越近百年的微观生命图景,生动展现出平凡生命中的伟大之处。

图10:她的24章节:2022:24件,尺寸可变她的24章节,24件,尺寸可变,2022,展览现场

IMG_1572她的24章节,24件,尺寸可变,2022

E56ADFF2-3306-46EF-B0B4-91ACDB1057D2夏至,98x98cm,综合材料,2022

《恍兮惚兮》是艺术家2024——2025的新作品,也是第一次亮相。这组作品以敦煌为素材,通过镂空轮廓形成负形空间,并嵌入波浪镜面,使观众的身影与壁画色彩相互交融,实现了传统文化在当下语境的巧妙转译。这件作品与作品的残片遥相呼应,形成一种互文关系。

图11:恍兮惚兮:2024-2025:200*120恍兮惚兮,200 x 120 cm,2024-2025,展览现场

16cf9a5e84ecda7e08f7c73bbd20b7a4

54013864297780ee225c2e4ff70704de恍兮惚兮(局部),200 x 120 cm,2024-2025,展览现场

图3,《恍兮惚兮》残片,67件,尺寸不等恍兮惚兮 残片,67件,尺寸不等,2024-2025,展览现场

《面对》以10件3.2米高90厘米宽的空心卷轴悬挂在空间中,作品通过空心卷轴的独特设计,模糊了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界限,引发人们对内外关系的思考,虽为卷轴,却一改古人品画的观看方式,观众可以环绕其间进行观看,正反两面的概念因此被消解。传统卷轴装裱之下,最重要的“画心”却消失不见,透过这一空心孔洞,观者可以构建“画心”的无限可能,这也引发人们对内外关系的思考。

图12:面对:2023:320*90:综合材料·面对,320 x 90 cm,综合材料,2023,展览现场

最后一个展厅中30幅使用医用镊子和手术器械在宣纸上划出痕迹的《荨麻皴》,接近纯白,远看似空无一物,近观却能感受到一种诗意的痛感,一种关于中国山水画的美感。“荨麻疹”是一种过敏现象,“皴法”是中国山水画的经典技法,艺术家将身体过敏的现象与“皴”结合,亦是将传统和与当代的一种碰撞,对“痛”的诗意的表达。作品的每一幅中缺失的大小不一的圆形,形成另一幅对应的作品,与文献墙上的《基因彩票》形成呼应,一脉相承。

“忽然而已——章燕紫个展”展览现场,湖北美术馆,2025年A0000762荨麻皴,121 x 81 cm,综合材料,2025,展览现场

3ae839bb922db44617cc102a73961838 2荨麻皴,121 x 81 cm,综合材料,2025

5371f5457f54870d8c3a55d713e25883 2荨麻皴,121 x 81 cm,综合材料,2025

2f29977d2af69fb0d2d62554e419e322基因彩票,132 x 200 cm,2024

655765e95643c0b8a1229ec66c2c94be基因彩票,132 x 200 cm,2024

展厅中间的长卷《画皮》分15个章节,艺术家通过各色面具对身份与归属、个体与集体、种族与信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有意思的是这件曾多次在国内外展出过的作品,被艺术家剥开变成两幅,放在一起对应展出,表达了艺术家一直追问的表皮之下是什么的课题。

“忽然而已——章燕紫个展”展览现场,湖北美术馆,2025年A0000787画皮,900 x 40 cm,布面综合材料,2020,展览现场

e00fc5e8ba64a9408d4891ea826860e1画皮,900 x 40 cm,布面综合材料,2020

此外,展览现场还设文献展,墙贯穿展厅的40米文献装置,穿插着艺术家二十余年的创作,从大量的文献资料,创作手稿中可以清晰的看到一个作品从萌发到落地的过程,也展现了艺术家章燕紫二十余年个人创作历程中的思辨性与探索性。这些作品都很难用语言和文字描述,这场展览是一场关于水墨认知或日常物象认知的实验,艺术家让日常生活变得异常,又将这种异常变得很真实,这种真实的感觉可以与每一位观众连通。作品的周围还手写了很多理论家、批评家对艺术家评论的文字,布展方式也如章燕紫本人一样鲜活且充满了温暖。文献墙还与四个展厅形成互文关系。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2025年5月11日。

图15:文献墙:40米:各个时期作品-1
“忽然而已——章燕紫个展”展览现场,湖北美术馆,2025年A0000741
“忽然而已——章燕紫个展”展览现场,湖北美术馆,2025年A0000624

“忽然而已——章燕紫个展”展览现场,湖北美术馆,2025年A0000649长40米文献墙,展示出艺术家各个时期的作品

展览引言

章燕紫是当代艺术界富有才华的艺术家。同仁们都看到,许多年来她不逐潮流,只随心径,信守纯粹,沉潜手作,以思维的触角联络外部世界,以感性的媒介作为形式语言,在一个个系列作品中作自我心理的叙述言说,让作品呈现出内涵丰富的文化意绪。她受邀在国外(境外)举办过不少场次的个展,形成了穿越文化边界的学术交流,此次蒙冀少峰馆长重视,湖北美术馆大力支持,举办汇集了她多个系列也包括最新作品的艺术展,让我们得以比较全面地看到她渗透在创作历程中的精神取向和独辟蹊径的艺术表达。

作为当代艺术家,章燕紫始终知道自己身处社会巨大变革和不同文化碰撞交融的大情势和大语境之中,她也自然而然地在具有"当代性"的文化坐标中建构自己的"精神性"维度,对那些人类面临的、也是具有"本质性"意义的问题作切身的思考,找到自己表达的切入点,其中为大家所熟悉的《止痛贴》系列就是她"感"与"思"的视觉方式,展现了对"拯救"和"缓释"双重意义的交织。这种把"自我"放入"世界"之中、以个人小切口指向大问题的艺术探索,使她的作品总是有极为感性的媒介材料,又有触及心灵甚至让人颤悸的内涵,更何况在犹如"女红"的巨大手工劳作过程中,渗透了她对时间的体验,使作品彰显出纯粹的精神匡味。

以"慢工细活"的方式抵达深邃的的思想空间,是章燕紫的基本工作方法,也使她不断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形成心理的契合。在《弟子规》和《她的24节气》、《恍兮惚兮》几个系列中,她表达了自己悠游于传统文化中的感知和感受,尤其是传统文化对当代人的心理疗愈,例如在《弟子规》中,她以长篇的书写和对书法媒介载体的处理,使作品在形态上有了漫漶斑驳的历史感,也充满一种神游太虚、独处高寒的意韵。我惊讶她能写出一手好的书法,这是她的艺术修养所在,同时从那些大篇的文字中能够看到她沉稳的心性和向伟大传统致敬的态度,这也表明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这个时代课题在艺术家个人艺术路径中的可能性。同样,《她的24节气》以小观大,以个人感知通往时岁的变迁,也体现了传统文化中持续的对生命的叹惋这类主题。在《恍兮惚兮》中,她以"解构"的方式展开了古典形象的缤纷动态,在"离散"与"重组"的双重变奏中折射出"彼岸"与"此在"两个世界的交织。同样,《荨麻皴》的肌理和"有"与"无"的对应,也是通过"正反形"的视觉替补,表达了世界的棱镜视像,也反映了当代人的心理意绪。在以小观大的方法论上,她的新作《咫尺万里》可以说直观地把个人视角、微观视窗与大自然世界联系了起来,营造了一种"视通万里"的景观,而这种方法的后面,是她一向在创作中既"格物致知"也"思接千载"的体现。

走进章燕紫的展览空间,犹如漫游一个"超现实"的世界。展览的题目"忽然而已",表明她总是随机而发、自然生发,把生活的际遇转化为生命的体验和文化的言说。

范迪安

2025年4月

开幕现场

章燕紫个展“忽然而已”在湖北美术馆盛大开幕
章燕紫个展“忽然而已”在湖北美术馆盛大开幕
章燕紫个展“忽然而已”在湖北美术馆盛大开幕
章燕紫个展“忽然而已”在湖北美术馆盛大开幕

章燕紫个展“忽然而已”在湖北美术馆盛大开幕▲ “忽然而已”展览开幕现场

展览信息:

47731744872045_.pic_hd“忽然而已——章燕紫个人展览”

学术主持:范迪安

策展人:冀少峰

展览时间:2025年4月15日—5月11日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东湖路三官殿一号湖北美术馆

编/艺讯网

图文由主办方提供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236977919@qq.com。发布者:admin,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stm.com/news/133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adminadmin
上一篇 5小时前
下一篇 2023年11月4日 下午7:4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因为有你,生活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