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

  • 日本“画圣”,东山魁夷

    东山魁夷(Higashiyama Kaii,1908-1999),原名东山新吉,是日本著名的美术家,以其独特的日本画风格闻名于世。东山魁夷的作品深刻反映了他对日本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

    2024年9月6日 人物&访谈
  • 对话黎朗:用时间抵抗时间

    走进谢子龙影像艺术馆正在呈现的“黎朗:第三时间”展览现场,观众会遭遇一种强烈的时间凝滞感。在庞杂的图像、文本与声音的对照中,在拍照、书写与讲述的动作交叠中,那些包裹于大历史叙述中的个体记忆与情感,正在变得缓慢、清晰而深邃。

    2024年7月21日 人物&访谈
  • 谢可可:从AArt艺术经理人培育课程走出的新锐设计师

    日前于5月17-19日成功举办的上海城市艺术博览会(简称AArt),不仅是一个颇具特色的场景化生活化的酒店型艺术博览会,也是一个多元艺术交流的平台。与此同时,AArt始终关注艺术行业的青年发掘与培养,自2019年起创办了面向青年艺术创作者的“城市创新秀”展览板块,与培养艺术管理人才的“AArt 艺术经理人”项目。

    2024年6月6日 人物&访谈
  • 艺术人物 | 贾伟KK “如花”的AI时代

    2024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上,艺术家贾伟举办了自己的首次个展“如花在野”。展览呈现了其最新创作的20余件绘画、雕塑与乐高颗粒装置作品。

    2024年6月3日 艺术家
  • 挖掘艺术界未来的璀璨星辰——莱俪青年艺术奖获奖艺术家邓启鹏

    “莱俪青年艺术奖”(LALIQUE Nova Art Prize)缘起于2014年,是“青年艺术100”与在艺术收藏界有着“光之雕塑家-罗丹”美誉的品牌LALIQUE法国莱俪的奖项合作,积极表彰在装置和雕塑领域展现出卓越创作力的艺术家并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动现代艺术的发展及在青年艺术家的发展上做出卓越贡献。经过8年的孕育和发展,奖项在艺术家和行业内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回顾过往七届的获奖艺术家,吸引了更多的关注,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机会。

    2024年5月22日 人物&访谈
  • 专访|王郁洋:不要温顺地走入“混韵之宇”

    延续性也体现在技术观念层面,从“今夜我为何物”中涉足人与人造物的关系,将创作主题与作为客体媒介的主客体关系颠倒处之,到“混韵之宇”,艺术家进一步深化他对于多重主体性的思考,试图让作为主体的创作者和人,推至不存在的位置上。

    2024年4月30日 人物&访谈
  •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陈世英于威尼斯呈现展览“三部曲”

    陈世英,出生于1956年,16岁起从事雕刻创作,作品涵盖珠宝、雕塑与雕刻,现居于香港。他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这种古老的智慧在创作过程中产生了深刻的共鸣,引导他在微小事物中探索无限,在大型雕塑中传达创造力。

    2024年4月23日 人物&访谈
  • 专访|James Jean:好的作品总是苦乐参半

    他的作品涵盖插画、绘画、雕塑和设计领域,曾担任DC漫画杂志《Fables》的封面插画师,也凭借与Prada等奢侈品牌合作、为《瞬息全宇宙》《水形物语》和《银翼杀手2049》等好莱坞电影创作海报收获了颇高的知名度。早年间,他那些著名的速写在网上广为流传,也激励了许多立志从艺的年轻人。2008年从插画领域淡出后,简明的创作重心转为油画与纯艺术,并涉足NFT艺术领域,也被称作“村上隆的接班人”。

    2024年4月23日 人物&访谈
  • 欧格雷迪获古根海姆奖,汤宁容展“听见花开”

    在上海,艺术家汤宁容在宝龙艺术中心呈现了“听见花开”画展;摄影家逄小威在海派艺术馆以一组照片再现上海名人的瞬间;一位机车维修技师吴阳徳,在美术馆举办了“污机司的奇幻世界——破界艺术展”。

    2024年4月23日 人物&访谈
  • 人物|艺术家何岸:霓虹灯里藏乾坤

    虽然艺术家何岸的创作涉猎了装置、雕塑等多重领域,但显而易见的是,从他的早期作品开始,霓虹灯便已经成为在其作品创作当中非常具有辨识度且格外“情有独钟”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看似简单的话语,通过色彩绚烂迷幻的霓虹灯进行拼凑,打造了一个充满欲望的世界。故意而为之的“断电”霓虹灯箱,则犹如安插隐藏于语言文字作品中的“缺口”,引人无限遐思。

    2024年4月9日 人物&访谈
因为有你,生活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