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袁元:远观与近玩,具象与写意

策展人尚辉认为,如展览名称“远景与近景”所传递的那样,画家在室外风景写生,与室内人像写生之间,展开了以两种视觉关系的虚实转化为核心的艺术实践——远眺风景,近观人物,画家却选择以模糊二者边界的方式挑战虚与实,抽象与具象的边界,展现出艺术家对于艺术语言的驾驭功力与某种基于观看的“哲学”。

恰逢北京冬日初雪,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袁元教授的最新个人作品专题展“远景与近景——袁元油画作品展”在798桥艺术空间开幕。展览通过34幅涵盖风景、人物主题的油画作品,其中包括获全国美展银奖的《敦煌女儿》,与艺术家2023年在新疆禾木地区写生收获的最新一批风景创作,呈现出艺术家近年来在油画语言层面的探索与思考。经历过疫情三年,袁元感觉到所有人都处于一种蛰伏状态,在这样一次展示与小结中,包含着他整装待发,试图继续寻找自我突破的渴望。1远景与近景——袁元油画作品展”展览现场

2远景与近景——袁元油画作品展”展览现场

3远景与近景——袁元油画作品展”展览现场“远景与近景——袁元油画作品展”展览现场

策展人尚辉认为,如展览名称“远景与近景”所传递的那样,画家在室外风景写生,与室内人像写生之间,展开了以两种视觉关系的虚实转化为核心的艺术实践——远眺风景,近观人物,画家却选择以模糊二者边界的方式挑战虚与实,抽象与具象的边界,展现出艺术家对于艺术语言的驾驭功力与某种基于观看的“哲学”。

“远景与近景”中展示的风景与人物写生,对于创作者袁元来说,根源于多年来他所积累掌握的艺术技巧,以及他对西方古典油画大师,如伦勃朗、鲁本斯、委拉斯贵支等等大师们制造“空间幻境”的偏爱与研究兴趣,在此基础上,袁元试图进一步挖掘油画艺术本体语言的价值与可能性。1 “远景与近景——袁元油画作品展”开幕现场

2“远景与近景——袁元油画作品展”开幕现场“远景与近景——袁元油画作品展”开幕现场

作为中国70后油画家群体中的重要一员,袁元在色彩、笔触、肌理等油画本体语言方向上的思考,贯穿在他在不同创作阶段,对于具象与抽象、传统与创新、西方传统与中国油画特征等问题的研究中,并从中生发出一条愈发明晰的创作态度与方向。近年来,画家有意地在画中强调“近观”和“远观”之间的反差,具体落实在画中,意味着近看笔触松弛生动,近观局部,给人以油画物质材料所带来的抽象美感,远看又极尽逼真,这是源于写实油画制造幻境的技巧,画家自述其目标正在于放大他所学习并喜爱的油画大师,在其不朽画作中,以局部为单位存在的抽象意味,因而成为袁元在画面中以刮刀和油画颜料厚涂堆叠,“大刀阔斧”地寻求书写性、表现性以及颜料本身物质感的技艺与理念源头。

在接下来的专访中,袁元将从本次“远景与近景——袁元油画作品展”中呈现的风景与人物作品谈起,分享他2023年在新疆禾木写生的经历,他近年来在创作中为何“痴迷于一种写实油画中展现的写意特征”,兼谈到写生的意义、技法与材料、创作主题与语言探索乃至70后油画家的整体状态。袁元,

袁元,出生于1971年,江苏南京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油画系第一工作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

采访人:孟希(文中简称Q)

受访人:袁元(文中简称A)

Q: 您在桥艺术空间举办的最新个展“远景与近景——袁元油画作品展”,涵盖了风景、人物等近34幅油画作品,这些作品展现您近期怎样的创作方向?

A:有一段时间没有做个展,这次展览展示了我近期的创作,包括今年我带学生下乡,到新疆禾木地区,创作的二十几张风景画。对我来说,禾木写生是一次相当特殊的创作经历,这批画构成了本次展览的主体,其中带有禾木的地形、地貌与天气的巨大特殊性。除此以外,还呈现了一批我近年创作的风景与人物画,包括全国美展获银奖的作品《敦煌女儿》。我个人感觉,经过疫情三年,很多人都处于一种蛰伏的状态,包括我自己在内,因此我希望通过这一次个展寻找到新的动能。

袁元新疆禾木写生教学视频

1禾木写生照摄影范佳禾木写生照(拍摄时间:2023年4月10日/地点:阿禾公路/摄影:范佳)2禾木写生照摄影范佳禾木写生照(拍摄时间: 2023年4月7日/地点:禾木桥/摄影:范佳)31禾木写生照摄影范佳禾木写生照(拍摄时间:2023年4月23日/地点:贾登峪路上的桥/摄影:苏杭)

Q: 风景画一直是您创作中偏爱的题材,您对风景画的研究兴趣点是什么?

A:这次个展较为集中地展示了我之前鲜少画过的新疆风景。我是江南人,虽然写生让我走过祖国各地,但过去可能更偏爱江南的丘陵与园林景色。多年来写生江南风景题材,让我多少开始感受到某种创作上的限制,譬如,与西方油画里发黑发暗的绿色不同,中国南方景色中的绿偏俊秀,并不利于拉开画面色调上的差异,即使我一直在努力寻找绿色的各种倾向,但总体来讲,南方特有的绿调容易让画面显得有些“薄气”,不太容易呈现出油画色彩审美特有的意味。另一方面,我属于距离写生对象很“近”的画家,意味我的作品更多在反映对象释放的信息,因此对对象的依赖也会偏强。在完成禾木这批写生后,也许我未来会更多去中国西北地区走一走,将自己的视觉偏好与油画画种的独特美感一起综合考虑,更多去强调油画色调的厚重感。《清晨》,60x60cm,布面油画,2023《清晨》,60x60cm,布面油画,2023《响午》,60x60cm,布面油画,2023《响午》,60x60cm,布面油画,2023《无名山谷》,60x60cm,布面油画,2023《无名山谷》,60x60cm,布面油画,2023《午后》,80x60cm,布面油画,2023《午后》,80x60cm,布面油画,2023《大草垛》,80x80cm,布面油画,2023《大草垛》,80x80cm,布面油画,2023

Q: 展览也展出了您的人物肖像画,从2016年的《紫花》、《百合》到2022年的《彩翁卓玛》,您试图以更明快、概括性的色与笔触塑造扎实的人物形态,绘画语言似乎日趋简略,您为何试图以具象技巧探索抽象意味?

A:其实并不是趋于简略,也有人形容我画面的特点偏向于“大刀阔斧”。刮刀能突显油画颜料的厚度,以及材料本身的物质性,也能在画面中传递富有力量感的表现性和书写的意味,因此我画面试图呈现的样貌不局限于所刻画的对象,也包含油画材料的物质美感。《敦煌女儿》,200x200cm,布面油画,2019《敦煌女儿》,200x200cm,布面油画,2019

此外,我倾向于在画面中制造“近观与远观”之间的反差,吸引观者将注意力投注于材料上,退远时观看,会感到写实逼真,走近画面,与画面“零距离”时,又会感到抽象与写意之感。这是我从一些古典油画大师,从伦勃朗、鲁本斯、委拉斯贵支到马奈,这一路西方油画写实体系中观察的某种艺术特征。这些大师的作品,远看时,既松弛生动又写实逼真,近观却发现笔触分离,每一个局部像一幅写意画,这要求非常高超的技术,而这种写实的脉络也有别于达芬奇、安格尔、拉斐尔等另一类大师的写实体系。我在画中探索写实油画的抽象特征,为观者提供两种充满反差的视觉感受,也是为了进一步放大我所喜爱的这些大师作品中存在的抽象美感,试图与他们艺术中某种内在特质取得一致,这是我近年创作中主要的追求。《太湖岸边》,61x80.5cm,布面油画,2019《太湖岸边》,61×80.5cm,布面油画,2019《喀纳斯湖畔》,80x60cm,布面油画,2022《喀纳斯湖畔》,80x60cm,布面油画,2022《卡班巴依峰》,50x40cm,布面油画,2023《卡班巴依峰》,50x40cm,布面油画,2023《桦林公园》,60x50cm,布面油画,2023《桦林公园》,60x50cm,布面油画,2023

Q: 您如何看待风景和人像之间的关系?是否可以归纳为您对待人像也具有某种风景写生的意识?

A:本质上我看待风景与人物没有太大区别,人就像一座山,一棵树,或者一座房子。我在最初选择绘画对象时,主要考虑对象是否有意思,是否入画,并不考虑对象的具体属性。我在这方面做过一些研究,西方艺术史中一些古典大师的主要工作,更多是将自己视作一台光学仪器,将立体的物象转换成发生于平面上的“幻境”,转换越真实就越成功。无论使用何种技法与材料,这部分大师观看的方式、充当的角色与目标其实都是近似的,都在于制造一个空间幻境。西方油画艺术中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空间”,这也是真正开始在画面中创造出了空间纵深的达芬奇备受推崇的一个原因。换言之,画家越想画好“人”,就越拘泥于局部的刻画,反而会成为完成转换的阻碍,在将自己回归到只是一架冷静的光学仪器的状态下,画一棵树、一个人和一座屋子,要解决的问题都是一样的。《百合》,130x97cm,布面油画,2016《百合》,130x97cm,布面油画,2016《LL》,141x100cm,布面油画,2019《LL》,141x100cm,布面油画,2019

Q: 写生对您形成目前的创作面貌,有着怎样的意义与价值?

A:学生时代我们每年都有一到两次风景写生课程,印象中第一幅获得好评的风景作品是我三年级在山西太行山写生画的《太行余晖》,以鸟瞰大山的视角描绘“惟余莽莽”的意境。1997年我作为青年教师留校,每年都会带学生下乡写生,去过北京近郊,江南苏杭、浙江丽水、山西等很多地方,教学之余我也画了很多风景,写生不仅是我磨练油画语言的方式,也逐渐变成为我所习惯的创作方法之一。

很多艺术家如大卫·霍克尼、弗洛伊德和洛佩兹等当代画家的创作其实都依托于写生,照片难以解决肉眼对色彩的敏感性。现在我可能会更多去思考如何制造更有意味的人与景,从写生中衍生出更有意思的主题。《青年之一》,140x110cm,布面油画,2021《青年之一》,140x110cm,布面油画,2021《青年之二》,140x110cm,布面油画,2021《青年之二》,140x110cm,布面油画,2021

Q: 梳理您过往的创作经历,似乎包含着一条从学院出发深度探索绘画本体语言的路径,2016年创作《棱镜》系列作品时,开始寻找绘画中的观念性主题,如今是否又再次回到本体语言探索中来了?

A:画家呈现作品总是会比思想滞后,可能我现在正在进行这个系列,但脑海中思考的创作方向已经到达下一站了。其实艺术家每天都在面对同一个问题——如何创造一幅图像?这是画画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画什么和怎么画,这两个问题在我脑海中此消彼长,让我在创作中的关注点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

其中,“画什么”属于主题问题,画画到达一定的水平后,动脑就变得很重要,也需要画家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以保证相对完整、连续的工作状态,例如2016年的“棱镜”个展我准备了近两年时间,之后随着个人时间越来越零散,我尝试通过写生为自己找到更适应短期创作的方法,等具备时间条件时,就又可以回到长期创作阶段。《布尔津河上的铁桥》,80x80cm,布面油画,2023《布尔津河上的铁桥》,80x80cm,布面油画,2023 《冬日》,80x80cm,布面油画,2023《冬日》,80x80cm,布面油画,2023

“画什么”也意味着艺术家需要长期思考的支撑,要求艺术家从艺术和生活中积累大量的视觉经验以形成新的思考。例如早年学院组织我们去欧洲调研,我意识到西方的艺术哲学大体上是基于不断求新,抛弃旧事物,创造新事物,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西方画家基本都逐渐抛弃掉传统写实油画了。有时我也会思考,不断抛弃旧事物也可能遇到创造的瓶颈,不断地否定也有其问题,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彻底否定传统是否过于激进?似乎也不大符合中国的文化传统。否定到极限,不仅否定绘画本身,恐怕连人本身都会被自我否定掉。当然,求新与守成,依旧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艺术家视野越广阔,也就能更好地意识到自身的长处与短处,心态也会更淡然。对于我而言,我希望自己的艺术与传统不仅是外在表现上的关联,内在主线也能与传统相通,并从中探索表达出新的东西。《斜阳》,80x80cm,布面油画,2023《斜阳》,80x80cm,布面油画,2023《通往村口的小路》,80x80cm,布面油画,2023《通往村口的小路》,80x80cm,布面油画,2023《美丽峰下》,60x80cm,布面油画,2023《美丽峰下》,60x80cm,布面油画,2023

Q: 2008年参与 “学院——中央美术学院青年教师八人展”,2011年参与的“中央美术学院青年教师十人展”,您曾两次参与集结美院70后教师力量的展览,又多年扎根美院的油画教学体系中,您认为这批基本同期的70后学院画家与60后、80后的前后辈相比,是否具有相近的特点?

A:我不是特别能准确地描述其他人的状态,画画本质上是一个人的事情。我个人感觉,60后也许要比我们70后激进一些,记得上附中时,我周末会来美院,印象最深的是美院的喧闹,等我们70后这批学子进入美院,似乎美院突然变得安静起来。或许是因为,我们70后成长于国家趋近稳定的环境,接受的教育也开始走向规范化。我从附中到美院一路求学,碰到的老师都很优秀和专业,我们主要的精力和注意力也全部投入在专业上。而80后的成长环境中,物质条件开始好转,不像我们70后一代儿时依旧吃了不少苦,只是成长期恰好处于环境相对平静的年代,因此想法普遍也比较单纯,以专业为本,再各自寻找自己的发展方向。总体而言,我觉得我们这一代的状态更偏向各自努力,默默地埋头在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创作里。

采访、撰文 | 孟希

责编 | 朱莉

图片资料由主办方提供

展览信息: 袁元海报“远景与近景——袁元油画作品展”

主办机构:中央美术学院

协办机构:桥艺术空间

艺术家:袁元

策展人:尚辉

执行策展人:纪玉洁

展览时间:2023年12月17日—2024年1月14日

展览地点:北京798艺术区D09-1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236977919@qq.com。发布者:admin,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stm.com/renwufangtan/41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adminadmin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3年12月27日 下午6:00
下一篇 2023年12月27日 下午6:0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因为有你,生活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