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FA访谈|武艺:绘画的天分

近二十年来,武艺的创作一直以一种“游历”的方式展开。他总是独自安静地漫步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体味浮世风物,轻松且诚实地用绘画与文字记录旅途所思,而后以书籍出版与展览的形式呈现一次完整的艺术创作行为。在这个过程中,行者自在,观者享受,可谓人间理想。他在绘画上深受唐代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影响,从自然中走来,最终回归内心。所呈现的物象都很具体,但图像中的主观处理又常令人忍俊,瞬间拨动心弦。“布拉格”系列是武艺七八年前在当地就地取材开始的创作系列,2020年疫情以来,他捡起这批“未完成”的草图,又“回”到这座神秘之城与之朦胧共舞。

00 动图模版

编者按:近二十年来,武艺的创作一直以一种“游历”的方式展开。他总是独自安静地漫步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体味浮世风物,轻松且诚实地用绘画与文字记录旅途所思,而后以书籍出版与展览的形式呈现一次完整的艺术创作行为。在这个过程中,行者自在,观者享受,可谓人间理想。他在绘画上深受唐代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影响,从自然中走来,最终回归内心。所呈现的物象都很具体,但图像中的主观处理又常令人忍俊,瞬间拨动心弦。“布拉格”系列是武艺七八年前在当地就地取材开始的创作系列,2020年疫情以来,他捡起这批“未完成”的草图,又“回”到这座神秘之城与之朦胧共舞。

笔者在2021年年末与武艺进行了一次长访谈,从这批新作聊开去,谈到了其近年来创作的方法和体悟、绘画的当代价值、美院的教学,以及“绘画的天分之于艺术家”,触及到绘画创作中十分核心的问题。

受访人:武艺(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壁画系第四工作室主任)

采访、编辑:朱莉(中央美院艺讯网中文版主编)

文字整理:周纬萌(中央美院艺讯网编辑)

01 “我在那里画人,画的是生活中真实的人。”

您的“布拉格”系列从2013年开始创作的,很多都是在布拉格时画的,时隔好几年,为何在2020年和2021又重启这个系列的创作,所画内容与场景仍然是2013-2014年旅行途中所见,您是如何考虑的?01 2013年  布拉格之夏——武艺个展(布拉格SPALY画廊)2013年  布拉格之夏——武艺个展(布拉格SPALY画廊)

武艺:我在2013年到2015年中,连续三年画“布拉格”系列,其中有包括创作、展览、出版的整体计划。“布拉格”系列是第一次考虑到作品完成之后的展出及文本的出版,都在布拉格完成,这也是我唯一一次如此完整地在异域完成的创作行为。不像我过去的经历,从兴趣或者直觉出发到一个地方,比如去到巴黎、日本京都、敦煌等,都是以文本的呈现,没有展览的呼应,基本都是按照行走方式创作的思路,相对单纯。我常说创作有几个流程:作品的产生、作品的展出、作品的出版、作品的收藏,这四部分缺一不可。基本上,“布拉格”这批创作完成了这四部分的内容,这是我第一次以这种方式来创作。

02 2014年  逍遥游——武艺个展(蜂巢当代艺术中心)2014年  逍遥游——武艺个展(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那回来之后就这批作品再继续深化原本就在您的整体计划吗?

武艺:当时其实有很多未完成的东西。在疫情期间,一种“未完成”的状态始终在我脑中留存,正好在封闭的状态下,我翻开原来的草图就又有了表达的欲望。这时候再画布拉格就是记忆和想象,这并不是一种吃着西餐、在伏尔塔瓦河边喝着咖啡、在博物馆看欧洲中世纪壁画的现场状态,而是一种陌生又新鲜的记忆,我能更理性地看待当时的图片和素描。这两者之间有一种呼应关系:身在那个土壤中的现场感是一部分,而现场感之后呢?我始终觉得现场感只是相对初级的阶段,它还要升华,还要有更高的表达层面。长久来看,这是艺术本体和自然的关系,是一种既交融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东西。我个人认为不可停留在直接描述对象的层面上,升华是必然的。

03 2021年  布拉格——武艺(松美术馆)2021年  布拉格——武艺(松美术馆)

其实我即便画西画,也是中国人的思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是我们前人奠定的一个标准,要回到自己内心。当然呈现的对象肯定是具象的而非漫无边际的,这是我在北京画布拉格又一体会。

那些作品您还有打算继续挖掘吗?

武艺:可能会有,很多东西是轮回的状态,距离往往会产生另一种美感。有时候现实是一种美感,脱离自然带给你的直觉感受之外,那种想象的空间、记忆的成分,甚至还有一种神秘和未知,这是艺术里面最有意思的部分。我们中国人眼睛看的东西太“实”了,缺少“虚”的那部分。而我在北京画布拉格的经历,恰好为我提供了一种“虚实相生”的状态。你刚才的提示很重要,可能我之前每一部分在外游历的结果都将会有后续的呈现,会再去深挖。其实我去布拉格写生的当下已经有创作状态了,可能和画人有关。我突然发现唯独布拉格系列都是画的人。

CAFA访谈|武艺:绘画的天分
CAFA访谈|武艺:绘画的天分

 “布拉格——武艺” 松美术馆展览现场 2021

对,这也是我想问的,为什么布拉格系列都是画人?此前譬如说在京都,您画得都是建筑日常物以及一些无人的场景。

武艺:在京都的时候,我突然就想把人去掉,把文字也去掉。

06 京都市上京区智惠光院通  39cm×27cm  纸本设色  2012  武艺京都市上京区智惠光院通 39cm×27cm 纸本设色 2012

07 京都府东山区大和大路通  39cm×27cm  纸本设色  2012  武艺京都府东山区大和大路通 39cm×27cm 纸本设色  2012

这是一种本能吗?

武艺:这是我的直觉,我到京都以后发现自然和物的关系胜过自然和人的关系。而布拉格的人,尤其是布拉格的女人,很触动我。她们都不是职业模特,有的是在咖啡馆遇见的,也有戏剧学院的学生或是画廊的会计,这也是我的一种初次体验。在美术学院这么多年,我们画的都是职业模特,当然也可以找非职业模特进行创作,但就我个人来讲,我没有画过美术学院之外的模特。西方提供了一种和国内不一样的环境,我突然觉得人很珍贵,而我能用绘画来表达活生生的人。

08 布拉格早市 60cm×50cm 布面油画 2021 武艺布拉格早市 60cm×50cm 布面油画 202109 三个女人 60cm×50cm 布面油画 2021 武艺三个女人 60cm×50cm 布面油画 202110 午餐 45cm×38cm 布面油画 2020-2021 武艺午餐 45cm×38cm 布面油画 2020-2021

在西方,他们对人体的态度和我们很不一样,是很开放的态度。

武艺:开放是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是她们欣赏自己的身体,认为自己被艺术家选择作为模特,说明她是很美的,她们会觉得是一种艺术。用绘画记录这种美与艺术,是欧洲的传统。我们看卢浮宫中有很多人体绘画,其实在当时,他们就是要用绘画、雕塑等保留身体的美感和生命力,当然后来有了摄影等新的媒介。但在布拉格那个国度,摄影师大多还用胶卷,在暗房里冲洗黑白胶片,在咖啡馆中大家也还用笔来写一些感受、日记……我突然发现在布拉格,很多我们丢失的传统表达感受的方式好像变成了一种永恒,不会因为科技的更迭而被慢慢遗失掉。我在那里画人,画的是生活中真实的人,不是一个摆放的模特,而是很自然的沟通。

11 清晨  32cm×22.5cm  布面油画  2013  武艺清晨  32cm×22.5cm  布面油画  2013

12 女人之一 60cm×50cm 布面油画 2020 武艺女人之一 60cm×50cm 布面油画 2020

13 阅读 46cm×38cm 布面油画 2020 武艺阅读 46cm×38cm 布面油画 2020

我发现您画那边女人体还有一些局部的表达,包括捷克出版的《道德经》用到您描绘女人体局部的作品作为插图,非常的巧妙、含蓄,是一种东方人的态度。

武艺:我们中国人画素描,往往都是参照西方石膏,通过西方的人体雕塑去感受它,这是一种我们长时间积累的,文本上的或者说是一个物化的概念,而不是一个真实的人。在布拉格我有机会看到真实的“人”,也看到了形体的概念和真实的人之间的关系,这让我实现了一种转换。

14 水中花 45cm×38cm 布面油画 2021 武艺水中花 45cm×38cm 布面油画 2021

15 羞涩  50cm×40cm  布面油画  2013  武艺羞涩  50cm×40cm  布面油画  2013

我有很多作品以“起源”命名,其实有对库尔贝《生命的起源》的致敬。为什么捷克出版的《道德经》用我的作品做插图,也是因为《道德经》的核心被认为与“生命的起源”有很大的关系。欧洲的汉语言研究中心在布拉格,这个很有意思。在查理大学,每代汉学家都在翻译《道德经》,左手《圣经》,右手《道德经》。他们就觉得老子《道德经》特别牛,就是他们心目中的《圣经》。之前他们一直是找欧洲或美国的画家画插图,我到布拉格之后,他们觉得这本书终于找到根了,由中国人来画插图,这个是最对的,因为西方艺术家对《道德经》理解不一样,当他们看到我的作品,就认为这批东西就是《道德经》的核心。

CAFA访谈|武艺:绘画的天分
CAFA访谈|武艺:绘画的天分
CAFA访谈|武艺:绘画的天分
CAFA访谈|武艺:绘画的天分
CAFA访谈|武艺:绘画的天分

在捷克出版的以武艺签名版画为插图的《老子·道德经》,该书采用贝尔塔·克莱布索娃(1971)的译本(封面及内页)

您去布拉格之前对这个城市有什么印象吗?

武艺:对捷克的了解最初源于我小时候看的《鼹鼠的故事》和《好兵帅克》,我那时觉得这个国家很幽默。2013年我又在网上看了一部捷克电影《Kraska v nesnazich》,这部片子拍得特别美,看了那部电影我就马上想去捷克。

片子里什么东西吸引你?

武艺:导演在处理剧中人物复杂的关系、内心情感的时候非常细腻和美好。我感觉导演在拍这种题材的电影时,是以一种平视的目光,不做道德评判,而只是呈现人性。其实日本很多电影也是这样,能把特别细碎的、微小的、不起眼的东西以一种慢节奏拍到极致细腻,这是我们很难做到的。当然捷克这个电影的节奏和戏剧冲突会更强一点,因为有复杂的故事和关系,它让我们反思每个人都不能用道德去轻易评判,且它反映了很多审美层面上的东西 。

21 婚礼  32cm×23cm  布面油画  2013  武艺婚礼  32cm×23cm  布面油画  2013

22 父与子  32cm×22.5cm  布面油画  2013  武艺父与子  32cm×22.5cm  布面油画  2013

到了布拉格之后,您对这个城市又有什么新的理解?

武艺:我觉得布拉格是一个性感的城市,性感不是一个特别局限的东西,更大的性感在于人和环境特别协调。当然性感的层面有很多,布拉格有一些生殖崇拜或者图腾的意味,包括马路上的栏杆、建筑物的造型,这些东西又回到了上帝创造人的最初生命状态。我的整个绘画里其实有性的成分,但这个东西也要升华,包括如何把它表达得更纯粹。其实对于“性”,我们中国人的态度是相对羞涩的,但在布拉格是可以升华到人和自然的协调关系上。23 眺望之一  31cm×22.5cm  布面油画  2013  武艺眺望之一 31cm×22.5cm 布面油画 201324 热咖啡 40cm×30cm 布面油画 2021 武艺热咖啡 40cm×30cm 布面油画 2021

人与自然、与城市的关系是如此放松而自然。

武艺:它是很美的,不是龌龊而狭隘的,更多的是人和自然相互拥抱的和谐状态。在大的思维框架下画这些东西,其实超越了个人对这些方面的理解。

02  “绘画的价值和美感是永恒的。”

这么多年以来,您一直坚持绘画的创作方式,从未改变。我今天来还特别想和您探讨一个主题:绘画在当代学院的价值。尽管是一个老话题了,但是仍然值得我们不断讨论。如今我们去看一些当代艺术展,尤其是年轻艺术家的展览,满眼皆是观念、装置、影像等,绘画被认为是“过时”的艺术表达。但是在学院中,我们仍然一直坚持着将传统的绘画作为基础训练的方式,教授学生素描、色彩等技法。从您个人创作经历出发,您为何多年来仍在坚持画画?也想请您聊聊您对“绘画式微”现象的看法。

武艺:从我个人来说,坚持也谈不上,但我对绘画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欢,这份热爱源于我的老师卢沉先生、周思聪先生。前辈们对绘画的感受力和天分反馈到他们的作品中所产生的魅力,可能是我喜欢绘画、延续绘画的根源。他们所传递给我的关于绘画的价值和美感是永恒的,这是我个人的体会。我认为这还是一种个人表达的需要,我不需要其它的东西来替代绘画、替我表达。25 发型师 60cm×50cm 布面油画 2020 武艺发型师 60cm×50cm 布面油画 2020

您觉得绘画已经足够表达您的情绪、感受或想法了。

武艺:包括和观众的沟通。于我而言,绘画的表达从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都很成立。当然你刚刚谈到美术学院的教学,我忽然觉得现在的评判标准不在学院了。

那是在哪儿?社会上、市场上?

武艺:在社会层面,其实中央美术学院的评判标准也在改变。80年代中期,在我们读书的那样一个时代里,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师就是全国最好的艺术家,标准也是中央美术学院来建立的。当进入到将近40年的中国变革之后,评判标准变了,学院内和学院外的一种结构或者一种互动关系变成一种日常,“丰富性”是今天这个时代的特点,绘画这件事其实更多变成了个人的行为方式。话又说回来,在学院中,我们坚持的东西反映在教学层面上究竟能够延伸多少?现在的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已经不在学院中了,而我们读书的时候就是老师那番话,全国也就两本美术杂志,但现在所有的信息量其实已经跟老师的关系不大了。我们的学院谈不上传统多么厚重,我们更多的是基于教师的个人经验来教学。

26 游春图 60cm×50cm 布面油画 2021 武艺游春图 60cm×50cm 布面油画 2021

27 浴 60cm×50cm 布面油画 2021 武艺浴 60cm×50cm 布面油画 2021

但中央美术学院也有百年传统,当然我们的传统其实很复杂,有红色革命基因,有留法一派、留苏一派、留日一派等等。

武艺:我们的传统虽然长达百年,但社会变革太厉害,它把文化领域很多东西肢解开了,比较来说,西方文化层面的东西相对恒定。我们这百年间经历了民国、抗战、解放初期、文革、改革开放等,这百年被割裂得太琐碎了。我们当然可以谈我们的传统,但是细聊之下会发现它是断裂的,更多还是看每个艺术家的呈现方式。比如我们看古元先生、周令钊先生这些老一辈艺术家,他们个人的呈现是超越学院传统本身的。

很多专事绘画的艺术家面对此起彼伏的艺术新浪潮,会表现出一种焦虑,因而也会尝试更多元的艺术形式。您是否有过此类焦虑?

武艺:我的关注点还是作品和自然的关系,提取自然中能感动我,也能引起共鸣的图像。包括我画敦煌,这个题材本身就是永恒的,京都也是这样。包括布拉格,这个城市从5世纪起就没经过战争,完全保留了历史的传承。这些东西的呈现不需要再用其它东西来补充,它本身是成立的。

28 小憩之一  31.5cm×22.5cm  布面油画  2013  武艺小憩之一 31.5cm×22.5cm 布面油画 2013

29 小憩之二  30cm×23cm  布面油画  2013  武艺小憩之二  30cm×23cm  布面油画  2013

您说作品和自然的关系,实际上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您一直在追求某种永恒感,无论是历史遗迹也好,没有经过战乱的城市也好,都是在探寻人和社会、自然如何能以更恒定的状态相处。

武艺:这种相处还能延续下去,不会改变。在这种恒定关系的追求中,作品的具体呈现内容和题材就不重要了。但如果表现现实题材,艺术家肯定会有焦虑。因为它随时会随着社会的起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改变。

阐明这一点很重要。

武艺:譬如我们现在看刘海粟先生的作品,从他最早年到晚年的作品中我们看不出来时代的更迭,这个是很厉害的。他强调艺术上的恒定关系,而不强调时代对他的影响,或者具体画面对他的影响。

这很有意思。我们常说艺术家的作品应该反映这个时代,“笔墨随时代”,但的确也有一批艺术家的作品不表现时代。

武艺:有时候刻意反映时代变迁的没能留下,反而看不出时代变迁的那些留下了。

您是从什么时候就有这个意识了?

武艺:可能还是在2002年去巴黎以后。到巴黎以后,整个节奏都慢下来了。慢下来以后,我在巴黎的亚洲美术馆看到金农,莫名其妙觉得高级,一股清流。之前在故宫看没有太大的感受,因为太“实”了。而我在法国看中国的传统,因为时间、空间都变了,反而感受更准确了。就像我在国外不学当地语言一样,我买杯咖啡能和服务员聊两个小时,太有意思了,一个一句话能解决的问题却花两个小时来解读它。我感觉做事一定要费点劲儿,就像敦煌通了飞机以前需要40个小时路程,当时觉得这个朝拜的过程很辛苦,但又很崇高;有了飞机以后, 两个小时就能到,缺乏在沙漠中一天一宿乘火车的感觉,突然觉得没意思。人有时候就是这样,需要一种时空的错位来看一样东西。

30 塞纳河   纸本水墨  2002  武艺塞纳河 纸本水墨 2002

31 莫高窟九层楼   50cm×40cm  布面油画  2010   武艺莫高窟九层楼 50cm×40cm 布面油画 2010

32 维修  35cm×22cm  布面油画  2013  武艺维修  35cm×22cm  布面油画  2013

33 女招待 60cm×50cm 布面油画 2021 武艺女招待 60cm×50cm 布面油画 2021

所以巴黎这段经历实际上是您创作中很重要的转折点,也是大概从那时开始奠定了您创作的一个方法。

武艺:一种编辑式的创作方式,一定要有一本书的呈现,我现在有40本,游历当然是其中一部分,还有个人画册等,所以我对文本比展览还要在意。因为我小时候就是看印刷品长大的,看不了原作,所以我自己也想把我的作品呈现在文本里。过去我们总纠结颜色或是印的好坏,其实都不重要,印在书里的作品是另外一种美感。在这样的心态下,文本的意义出来了。

34 《布拉格》  武艺著  中国今日美术馆出版社有限公司  2016 《布拉格》  武艺著  中国今日美术馆出版社有限公司  2016 

35 《日常与游记:武艺描述的大船和京都》 (日)岩城见一著 王云译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19《日常与游记:武艺描述的大船和京都》 (日)岩城见一著 王云译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19

36 《云层之上——贾平凹对话武艺》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云层之上——贾平凹对话武艺》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您自己本身就很喜欢写东西对吧?不太拘泥于日记体。

武艺:写也是我绘画的补充,有时候临时想画了但是手边没有工具,就只能被迫用文字写生。比如我在日本,想画日本女人一边赶早班车一边化妆,就像浮世绘里的人物一样,但手边没有色彩工具,就只能用文字记录。在巴黎也是,我面对的夕阳和莫奈画中一样,但是没有油画工具,我于是就用文字写一片云彩,回到画室后再根据文字画,其实文字是我的素材。

从您刚才的讲述里可以看出,所有的创作手段是相通的,文学、艺术、音乐,戏剧、舞蹈……人们想表达的那些美感与情绪都可以实现。从这个角度去讨论的话,是否可以说,我们进行艺术创作时,使用什么样的方式也都不重要。

武艺:但对我个人来讲,我还是很看重绘画这种传统的当代呈现的。

CAFA访谈|武艺:绘画的天分
CAFA访谈|武艺:绘画的天分

 “布拉格——武艺” 松美术馆展览现场 2021

您刚才说了一句话,绘画的美感是永恒的。

武艺:绘画的美感是永恒的,在东西方都是这样。为什么像大卫·霍克尼、莫兰迪这些人会得到大家的喜欢,绘画不但不会消失,反而会越来越成为一个主流。因为很多当代艺术创作的概念都是在模糊不清里呈现的,唯有绘画,这种最直观、最传统的东西给人的触动是更强烈的,它当中也包含了观念以及很多当代的逻辑。

那为什么从西方到中国,会有那么多艺术家认为绘画的语言是有限的?

武艺:有一种可能是这些人没有能力去把一张画画好。

您说的能力是包含技术层面的吗?

武艺:包含,技术很重要,其实把画画好是一件很难的事。技术是需要天分和情感的,很多人不具备,所以他无路可走,很多人其实是回避这一点的。一个手感特别好的天才画家是不会放弃绘画的。

CAFA访谈|武艺:绘画的天分
CAFA访谈|武艺:绘画的天分
CAFA访谈|武艺:绘画的天分

 “布拉格——武艺” 松美术馆展览现场 2021

03 “临摹古人,达不到的那块就是你自己。”

前面我们也聊到了教学。您在美院任教,是怎么教学生的?您是负责基础教学,还是创作教学?

武艺:我的实践和教学关系特别大,我是从国画系毕业的,水墨是我表达的一部分,当时我的导师卢沉先生希望我能够将水墨、油画、丙烯等中西方材料都掌握,同步进行。靳尚谊院长看了我的作品后让我留在壁画系。壁画系是没有绘画概念的一个系,里面包含油画、国画、材料、浮雕、马赛克等各种艺术表达门类,因此壁画系的学生调侃自己是毕业于自由艺术系。当时我感觉自己的水墨实践始终处在不确定中,还在摸索,如果将不确定的东西传递给学生会有很大的风险。学中国画一生都要学习跟古人对话,同时还要跟现实学习,这也是中国画为什么难度如此之大。我理解这个状态,因此在壁画系我并没有开这方面的课程,但我反而觉得不论从教学还是个人来说都是很幸运的。

42 1993年武艺绘制《永乐宫壁画》教学范画1993年武艺绘制《永乐宫壁画》教学范画

我在壁画系教传统线描临摹,课程叫《东方古典绘画摹写》,壁画的学生直觉特别好,因为他们有西画的基础,他们会根据自己已经学到的知识,会用一种整体的、绘画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线描。在这个过程中就会生发出每个人对传统造型的不同理解,我觉得这个是很幸运的部分。一般老师都是自己画什么,就教什么,我不想这样做。当然有的学生也做水墨,但我尽量不跟他们去强调我的水墨创作状态,因为我也不确定,我也在过程里。

43 2021年10月东方古典绘画摹写课12021年10月《东方古典绘画摹写课》

那本科是打基础的阶段,学生在上课时总需要学习一些相对恒定的规范吧?

武艺:恒定的东西就是古人的标准。学生经常问我,我临摹了这么多国画我怎么才能跳出来。我回答说,你临摹古人,达不到的那块就是你自己。

这话怎么解释?

武艺:其实临摹古人肯定会有差异,差异就是我们自己,我们没法寻到我们自己。我们在临摹过程中会意识到自己达不到古人的那个境界,达不到的那块就是每个人自己。我们看那些追寻传统的艺术家,譬如张大千,他大量临摹古画,但其中的差异感能让人一眼看出这就是张大千。这是每个人的疑问,我临摹古画,我自己在哪?其实抵达不了的那部分就是我们自己。

44 1997年武艺与学生在敦煌鸣沙山1997年武艺与学生在敦煌鸣沙山

45 2007年5月 武艺老师与2008届一工作室同学在鸣沙山2007年5月 武艺老师与2008届一工作室同学在鸣沙山

那您除了传统线描摹写,还有其他课程吗?

武艺:还有一堂传统考察课,我最初是对壁画本身感兴趣,因为往往画画的人会先对图像感兴趣,但后来特别想听讲解员讲壁画的故事,这些背后的故事才是核心。这对我和学生来说,这都是个转换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一直觉得,老师并不比学生高明多少,有很多学生的感受力在他们那个年龄段对我都是很触动的。我常说在美术学院还要跟学生学习,不要过度说教,我们六零后面对零零后的小孩该怎么去沟通,还是用自己的经验吗?在如此巨大的时代更迭面前,个人经验的价值可能已经不大了。九零后的教师教零零后都有代沟,我们这帮六零后每天看学生的论文还提意见,多少会暴露出无知。因为我们的知识结构搭不上,所受的教育、眼界都有局限,而现在一部手机就将世界所有的变化看到了。

美院的学生其实从入学开始,就得接受一些范式的、基础的绘画训练,尽管这些可能是从西方而来,和本土杂糅生长出来的标准。而毕业以后他们就需要做自己的创作表达,可能有继续画画的,但也有很多跟绘画没有太大关系。从您的教学经验去谈,您觉得这种基础训练和学生们日后的创作这二者之间矛盾吗?会脱节吗?

武艺:看个人的造化。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我们每年有那么多毕业生到社会上,现阶段社会对绘画是何种接纳程度?我们其实很难把控。有很多学生过去在学校成绩优异、频频得奖,但到社会上突然消失了;而也有学生在上学时不来上课,每天也不知道想什么,几年之后突然一跃而成变成了社会上的新星。这个社会有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就像艺术本体究竟是什么,有很多概念。究竟我们教学的标准在哪儿?我觉得这个标准现在已经变模糊了。虽然在学院里面,但学院看的是社会层面的东西,大量庞杂的信息接踵而至,整个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在这个时代,我们再谈标准化,其实更多是我们这代人的一种理想和美好的愿望。现实就是现实,很多东西在改变。

46 2013年6月工作室介绍2013年6月工作室介绍

所以您能教的也就是让学生从古人的精华里面去吸收,能接纳多少、达到怎样的高度,也是看个人的机缘。再有就是输出个人的经验,可能您比较少,但我觉得大部分实践类的艺术家,在教学时还是不可避免会谈到自己的创作经验。

武艺:有一些实践类的艺术项目在进行视觉化呈现的时候,当然是需要必要的文字阐述的,但是就绘画来说,有的时候艺术家阐述过多可能会影响观众的观赏思维,或让他们陷入一种局限。我跟学生在绘画上的交流,其实除了技术层面,比如对古人绘画的体验以外,更多是在聊生活状态、当下的心态,或者对某一个事的看法。包括我的工作室第一年成立,学生们问我的工作室能玩吗?我说可以玩,我的工作室主张身心健康。

47 远眺 60cm×50cm 布面油画 2021 武艺远眺 60cm×50cm 布面油画 2021

48 植物与女人 50cm×40cm 布面油画 2021 武艺植物与女人 50cm×40cm 布面油画 2021

所以很多学生都很喜欢您,跟您在一块很放松。

武艺:我发现我绘画谈得少了,生活、心理层面谈得多了以后,学生们绘画的另一个层面就爆发了。

你在这个过程中会如何与他们交流?

武艺:具体层面上的意见我从来不提,靠他们自己寻找,我只是和他们进行大感觉上的交流。我们的学生毕业创作写上指导教师,我觉得指导教师这四个字不妥,艺术没法教,也没法学。学生能够进入到中央美术学院这个层面,他们基础的造型能力完全够用了,如果我们在入学以后再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反而会把学生的感受力磨掉,最后造成感受力消失。当然各个工作室的老师会有具体要求,我的感受是,学生是有很多能量的,老师如何能把这些潜藏的能力调动出来?甚至有时候学生不需要老师,到一定阶段自己就深挖出来了。

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武艺:随着年龄增长,我发现有很多东西解释不了。原来总想追寻一个答案,活到快退休的年纪,突然发现答案毫无意义,重在一个过程,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在绘画上。

49 CAFFE PERLEI  31cm×22cm  布面油画 2013  武艺CAFFE PERLEI  31cm×22cm  布面油画 2013

50 准备起飞 60cm×50cm 布面油画 2020 武艺准备起飞 60cm×50cm 布面油画 2020

04  天分之于艺术家

美院人常常在表达对一个画家的欣赏时会很简单三个字“画得好”,这其实是非常高的赞誉。现在我们总说“画得好”的人越来越少了,您怎么看?您觉得“画得好”有标准吗?

武艺:有标准,但是很苛刻。这三个字不会随便用,又回到了我们讨论的核心,画得好还是很重要。这里面很复杂,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里,大家对好坏似乎不太在意了,艺术家的东西只要进到画廊、美术馆好像就没有好坏之分。但在人的心目中,最起码架上绘画还是有很苛刻的标准。

CAFA访谈|武艺:绘画的天分
CAFA访谈|武艺:绘画的天分
CAFA访谈|武艺:绘画的天分

 “布拉格——武艺” 松美术馆展览现场 2021

这个标准是什么?

武艺:我认为这个标准有两方面因素:一个是来自于中、西方的传统;一个是现实的感受力。我画中的东西可能每个人都见过,街景、日常之物,它们在每个人身边,人人可能都有这种现实感受力,也就是你眼睛看到了,头脑感受到了,但是你如何用你的手转换到白纸上、画布上?这个需要天分,这种转换能力是核心。

转换到画布上,除了技术层面,是不是也体现在对很多关系的把控?

武艺:但这种转换能力不是教育出来的,也不是培养出来的,肯定是天生的。

那是否也有一些后天的影响将其激发出来?

武艺:当然,但最核心你必须有天分。我现在越发感受到了天分的重要性,它和每个人之前的积累一样不可或缺。天分这里面包含格调,不是我们直白的字面理解。

54 艺 45cm×38cm 布面油画 2021 武艺艺 45cm×38cm 布面油画 2021

55 阳台之一 60cm×50cm 布面油画 2020 武艺阳台之一 60cm×50cm 布面油画 2020

“天分”一词听着特别神秘主义。

武艺:这当中包含一些神秘,但也涉及一个人的品位。

那品位和格调是否可以通过后天的阅读与积累来提高?

武艺:不绝对。读书很重要,我也认可这一点,但是文本中的文字与视觉图像之间的转换存在着一种错位。不是说我博览群书,将古代画论都背得很透,绘画和笔墨我就明白了,这是两个概念。古人所说的“书画同源”这四个字也不可表面地去理解。天分肯定在好的艺术家身上占很大比重,但如你所说,天分需要后天很多东西来滋养和挖掘。一个好的艺术家的存在和这些后天的滋养好像有关,但却又不尽然……如果能解释得通,艺术就不是艺术了。56 阳台之二 60cm×50cm 布面油画 2020 武艺阳台之二 60cm×50cm 布面油画 202057 阳台之三 60cm×50cm 布面油画 2020 武艺阳台之三 60cm×50cm 布面油画 2020

是,如果能解释得通,有一个所谓的成功秘籍,也就没有艺术的存在了。“天分”这两个字其实有不可琢磨的一些成分在。

武艺:就是一个人的造化。

是一种体悟,接近于哲学,或者接近于道。

武艺:其实刚刚几次谈到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八个字,并非我们很流畅地背出来我们就都能做到。有很多天才其实不知道这八个字,但他们的东西能呈现出这种境界。

相关图片资料致谢艺术家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236977919@qq.com。发布者:admin,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stm.com/renwufangtan/yishujiafangtan/14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adminadmin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3年5月23日 下午8:41
下一篇 2023年5月23日 下午8:4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因为有你,生活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