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
-
第11届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获奖作品出炉
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CIPB)创办于2003年中国杭州西子湖畔,是中国最高规格的海报设计竞赛,也是国际平面设计领域备受关注的海报类竞赛和展览之一。双年展旨在呈现全球海报设计的多元发展与创新探索,以此推动国际平面设计领域间的文化交流与互鉴。
-
UCCA“玛丽亚·拉斯尼格:火星来客”无法消解的焦虑对撞与生俱来的快乐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联合维也纳阿尔贝蒂纳博物馆和玛丽亚·拉斯尼格基金会,由UCCA策展顾问彼得·逸利和阿尔贝蒂纳博物馆现当代艺术策展人安东尼雅·霍舍尔曼共同策划,呈现20世纪著名艺术家玛丽亚·拉斯尼格(1919-2014)在中国的首次重要个展——“玛丽亚·拉斯尼格:火星来客”。
-
现场|相遇金陵,莫奈、常玉与霍克尼的“花卉之约”
澎湃艺术获悉,8月26日起,“动静无尽:花卉静物三百年”在南京德基艺术博物馆展出,这是德基艺术博物馆现当代艺术典藏系列的首回展览,由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荣休教授、曾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策展人的乔金·毕沙罗(Joachim Pissarro)策展,他还是印象派画家毕沙罗的曾孙。在他看来,“静物画的背后,远比看到的复杂、有趣、丰富”。
-
居舍系列“异国的相遇2023”巡展至京 跨越四城感知艺术声浪
居舍再度开启“异国的相遇2023”(Encounters Across Cultures)新篇章——当艺术与科技同频 ,以艺术为媒介,将科技赋予温度。这些艺术作品先后在香港奕居、上海镛舍、成都博舍和北京瑜舍展出,进行为期一个季度的城市新媒体艺术巡展。
-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艺术答卷“全球性绘画:中国新一代艺术家”在意展出
全球性绘画:中国新一代艺术家” 在意大利特伦托和罗韦雷托现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于2023年12月7日—2024年4月14日面向公众展出。本次展览呈现了来自中国,出生于80、90后的24位青年艺术家的106件绘画作品。
-
荐展|“我们的生态”:万物之中,一颗行星的旅程
作为森美术馆20周年展,《我们的生态:走向一个行星的生活》(Our Ecology: Toward a Planetary Living)展现了其对环境问题思考的深度与广度。来自16个国家的34位艺术家和他们的100余件艺术作品共同组成了这一展览的四个篇章。从不同的视角和主题,一同阐释环境问题——这是从20世纪后半叶至今,人类对这个星球做出的一大“贡献”。
-
艺术家如何用自然写诗?
石头与钢板冷冽且硬朗,简练的色彩覆盖其上,这一切却充斥着智性与温柔——这是梅瑞尔·瓦格纳(Merrill Wagner)的作品面貌。活跃于抽象表现主义尾声、极简主义和观念艺术方兴未艾时,其创作不仅兼具这些运动的特质,亦纳入了对自然与物质“瓦格纳式”的注写。11月9日-12日,卓纳画廊将在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呈现梅瑞尔·瓦格纳的多件作品。今天,时尚芭莎艺术提前带你领略其创作之路。
-
上海双年展:一场借由“蒙太奇”展开的宇宙解码之旅
走入“大烟囱”与约纳斯·斯塔尔的“巨型发射塔”——《异星生态》来场邂逅,漫步艺术馆序厅仿佛进入一场星际穿越……最近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因第14届上海双年展的启幕,再次成为当代艺术爱好者趋之若鹜的“热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