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专访央视春晚舞蹈节目《锦鲤》主演华宵一:希望锦鲤能带给大家好运
作为2024年央视春晚的第八个节目,舞蹈《锦鲤》由北京舞蹈学院2020级校友汤成龙导演,北舞青年舞团演员华宵一携手北舞中国古典舞系2023级10位学生精彩呈现。
-
全球首个地外驻留项目艺术卫星发射成功
“SCA-1号”由艺术家徐冰主导,是“艺术星链计划”的第一颗卫星。秉持参与和分享的理念,徐冰将这颗卫星的理念设定为:“通过邀请国内外艺术家参与《徐冰艺术卫星创作驻留项目》,分享这颗卫星的使用权益,创作各自的作品。尝试将太空科技与当代艺术相互介入,把思维触角伸向更广阔的空间,共同探索这个极具未来性的领域。”
-
评论|平民视角、日常性与触觉感知:回归本土经验的刘士铭何以“现代”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央美术学院培养的第一批雕塑家,刘士铭的创作生涯与中国现代雕塑的起步阶段息息相关,但是在20世纪中期的特殊历史境况、艺术家个人际遇及自发的艺术创作抉择等多方面复杂因素作用下,刘士铭在中国雕塑历史中长期遭到忽视,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近年来,随着学界对雕塑历史研究的深化,对刘士铭为中国现代雕塑作出的探索性贡献的认知也随之提升。
-
展览现场|想象一个万物共生的未来新世界
艺术作为一种媒介,通过新媒体不断预测未来,为有效反思现实和当代提供了一个平台。“人机合一”的另一设想,旨在增进人类对驾驭这一不断变化的景观进行深思熟虑地思考,设想一个人类和机器与社会、空间和自然完美融合的世界。展览还强调了社会意识和责任对于塑造未来的重要性。科技可以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并促使人们对伦理问题、技术对社会结构的影响,以及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进行批判性讨论。
-
马蒂斯:让色彩,线条带来彻底的喜悦和快乐!
印象派的辉煌战绩在前,前卫艺术的生存环境有了很大改变。1903年开始,一些比利时和荷兰建筑师以及法国艺术家出资举办了第一届秋季沙龙(Salon d’Automne),地点就在荷兰建筑师兼室内设计师杨森的办公室“杨森馆”(Maison Jansen)。“杨森馆”本身就是很国际化的事务所,客户来自欧洲、中东、拉美和北美。
-
馆长对话录|苏格兰国立美术馆西蒙·格罗姆谈超现实主义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在展览期间,专访了苏格兰国立美术馆现当代艺术馆长西蒙·格罗姆(Simon Groom)。在他看来,“超现实主义的字面意思是‘超越现实’,它的灵感来自梦境、非理性、无意识和想象的世界。它让我们能够做梦,想象出尚不存在的世界。”而且,“超现实主义作品难以诠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
超赞!在“明灯”展里探寻现代主义之前的设计之美
众所周知,追求简约和实用性,强调功能主义、工业生产的包豪斯对现代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它倡导将艺术与工业结合,提出了许多后来现代主义设计的理念。在现代主义来临之前,面对工业化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冲击,设计师和艺术家们有哪些探索?岁末年终,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这个展览可以让你体味将工艺之美、自然之美与设计进行结合的努力。
-
一个重庆工人在桥洞下办展,被全网封为天才之后……
家具厂工人吴大村,
一个没有人听说过的画家,
在老家山上的旧屋,
日以继夜地画画,做梦,发呆。
他捡建材厂的废料回来做画框,
到桥洞下办无人问津的画展,
却几乎不卖画,
“别人要的我不想卖,
我想卖的别人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