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守正创新:中国国家画院2022年度收藏作品展赏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大会作出的决策部署、取得的丰硕成果,必将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对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党的二十大报告给我们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国家画院作为美术创研单位,有责任以培根铸魂、守正创新的创作理念,发挥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的神圣职责与使命,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
答案自在我们之中:从“我们这一代——90后的艺术”展览谈起
2023年4月14日,“我们这一代——90后的艺术”在山西当代美术馆举办开幕式。展览经过半年的筹划,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著名批评家、策展人王春辰担任学术主持,三位90后博士在读生孙大可、谷品桥、贾浅烦担任策展人。展览共分四个板块,通过四个展厅向观众呈现了32位90后青年艺术家带来的作品,包括绘画、装置、影像、雕塑等多种形式。
-
摄影季的回归:首届JINGPHOTO北京影像艺术博览会将于6月启幕
5月24日,首届JINGPHOTO北京影像艺术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报告厅内举办。参展画廊代表、影像艺术界的专家与学者、收藏家与媒体参加此次新闻发布会。JINGPHOTO创始人金酉鸣、郭钧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JINGPHOTO的基本情况。作为嘉宾代表,新氧艺画廊O2art创始人蔡文娟、中贸圣佳国际拍卖行影像艺术部负责人牛婕、策展人冯兮和中国当代艺术档案馆副馆长谭维为即将举办的JINGPHOTO致辞。
-
一个“透明水袋”,凭什么卖1万?
当然,我们经常见到的那种大量量产的玻璃制品,都是机器制造的,它们一般只有使用价值,没有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也几乎没有什么所谓的工艺,其实,玻璃这种材质,也被艺术家拿来创作艺术作品,他们以富有创造性的方式,以玻璃为载体,创作真正的玻璃艺术,比如古老的玻璃吹制艺术。
-
巴黎圣母院大火四周年,我们还有什么该知道的?
四年前的今天,巴黎圣母院大火震惊世界,无论修复方案如何众说纷纭,在许多人的心中,近千年的古迹永远“消失”了。但你也许不知道,这并不是圣母院第一次面临灾难,她在18世纪近乎荒废,19世纪中叶才在雨果的呼吁、建筑师维奥莱-勒-杜克修复下重生,这次大火中烧毁的标志性尖塔,正是这场修复运动的作品。
-
见生如见死,物方生方死
现在我也有了一只猫了。它是一只可笑的猫。但这种可笑正是它不能掩饰的可爱的地方。相比于人的阴私会有很多,猫是坦率的,当然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是无法懂得猫的心理,另外还由于它们的社会关系很简单。
-
展览丨“新·生——江苏地域中国画家的山水变革(1949-1966)”在江苏省美术馆展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历史开启新的篇章,与此同时,中国传统山水画势如破竹般地进入了转型过程。“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自古以来,中国山水画追求以有限的山川形制表现无限的生命意趣,表达画家“遁迹山林”“聊以自娱”的个人情感。明清摹古之风盛行,山水笔墨开始抽离自然环境而愈发具有形式主义程式化的特征。这种传统山水画的笔墨程式与审美价值体系在20世纪上半叶受到了西画的猛烈冲击,国画的发展问题开始成为艺术界关注和讨论的焦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曲高和寡的传统山水画因缺乏描绘现实生活的能力,无法与火热的时代氛围相匹配,远不及年画、版画等大众美术那样生机勃勃,人们意识到国画改革已迫在眉睫。艺术家们纷纷探索新时代山水画的未来发展之道,他们回归“师法造化”,推崇写实精神,提倡艺术为大众服务。
-
展览丨多元∞计划:2023 第二回 “方圆之间——袁景·方向乐双个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展出
2022年,江苏省美术馆与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合作,以8号展厅为平台推出常设展示项目“多元∞计划:江苏省青年美术家提名展2022”,先后举办了六场双个展,带领观众一同 “步履不停”地穿越“平行线”,沉醉“仲夏夜之梦”,感受“形于颜色”,体味“山海悟道”,融入“境·观”之界。
-
喜报丨2023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正式启动 江苏省美术馆“清代书法演进之路”特展项目入选
5月23日下午, 2023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启动仪式,公布了入选2023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30项目录名单,展览将于5月至11月期间在各地集中展出,发挥美术作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积极作用